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樣,知道了孫大偉的廣告才知道孫大偉,但我想有更多的人只看過孫大偉的廣告,而不知道孫大偉。
對像我這樣連廣告圈的毛邊都算不上的人來說,孫大偉是在玉山那樣的高度,不過現在連仰望的機會都沒有了。
就像他在幫錢一飛辦告別式時說的一樣,"對一個人懷念在心裡,就是最好的弔祭方式。"
對於我們這些陌生又不用功的粉絲,也許溫習大師過去的傑作,就是對他最好的懷念方式。
因為這個廣告,好久不見變成高岡屋的同義詞,高岡屋就是好久不見,好久不見就要送上高岡屋。
那個時代台客還不是時尚,MTV音樂台的頻道形象廣告,電音三太子還沒出現前,已經有電音乩童了。
還有包括"好屌"的其他系列廣告,另類與台客的跨界掛鉤,豈只比現在的周董提早屌10年。
房地產廣告從以前就很喜歡比大小,拿綠葉才比大小夠不落俗套夠優雅了吧。
奉茶的溫馨小人物故事,讓房仲業者的承諾,也可靠如磐石。
埋怨有時候更深入人心,也會是很好的逆向行銷,看這小女孩對信義房屋的埋怨,就知道了。
我其實有點懷疑叫人家要愛用魔布的那個瑪利亞,是從這裡翻版的,不過至少先把廣告眼光瞄準瑪麗亞的,這支應該是先行者。
減少奮鬥三十年的,起碼以後可以驕傲的說,廣告有在講阿,富貴是要人幫的。
幫正負2度C紀錄片義務製作的電視廣告。
我想孫大偉的離開,台灣失去的不會只有孫大偉三個字,還有這名字背後還在褶褶發光,正青春茂盛的創意星球。
影片轉載處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bOcpKVqC2M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fS_yDcHUj8
http://video.yahoo.com/watch/1456665/4981944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bOcpKVqC2M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nV7CbmVQVg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iel7BeGbZw&feature=related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WuEFGKYqK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