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告思肉羹在台灣引起爭議,早就不是新鮮事了。范可欽的冷涼卡好、蔡淑臻的FUCK OFF房地產廣告,還有八百年前曹啟泰的借錢是高尚的美德.....,每隔一段時間總要來凌遲一下閱聽者的眼睛,對消費者的價值觀重新洗腦,誰叫有爭議才有新聞,有新聞才有群眾,有群眾才有市場,這是永恆不滅的廣告真理阿,新聞媒體從來都是免費卻是最有效的廣告。
不過可以像大陸宜春這樣,把"叫春"兩個字堂而皇之的搬到城市宣傳門面,而且引起大陸網民一陣排山倒海的叫春聲的,還真是以前看不到古人,後面也沒有人敢追隨的壯舉阿。
這些聲藏不露的大陸網民可有話說了
"宜春,只是一座容易叫春的城市。如此,長春,當然就是長長地叫春的城市,或者說春叫得最長。"
還有網民領悟力特高也跟著起而傚尤,依樣畫葫蘆,造起叫春句了。
"寶雞,一座叫雞的城市"
"黄山,一個很黄的城市"
而其實呢,宜春秀麗如畫,瞧這當年嫦娥奔月的明月山,雲霧飄渺靈氣氤氳,還真像極了盛產神仙的靈山。
可又有網民發功了,還針對宜春提出了旅遊備忘錄。
當你被宜春在那裡發情叫春叫的拴不住心猿意馬將要前往的时候,千萬要注意以下幾项。
第一要千萬注意自己的夫妻關係,不要因為宜春而破壞了你們之間的和睦。
第二去的時候要带好安全套,因為宜春是大规模的叫春,去的人肯定不少,要千萬防止不要染上什麼不好的病。
第三就是你們去的時候不能叫旅遊者了,而成了嫖客。(據官方說法這次口號是徵選來的,叫春這個佳句正是一位專業旅遊者的發想)
賤嘴完以後,人肉搜索當然也要來一下,大陸網民很有心的也把宜春電視台女主播的美女照也挖了出來,還直虧說
"真是叫春的城市就有讓人叫春的女主播"
叫春風波鬧的沸沸揚揚,宜春市長當然得出來說說話,他首度表示對叫春這樣的廣告詞表示反感,宣傳口號也從善如流的被撤了下來,不過宜春市究竟從善了沒,看看後來修改的口號便知分曉。
"一座叫春的城市"後來變成了"一座有理走遍天下的城市。"
看來還是官說官有理哩。
城市 | 口號 | 網民點評 |
上海 | 上海,精采每一天 | 像某護膚品廣告 |
重慶 | 沒到過重慶不了解中國 | 到過重慶就了解中國了? |
宜春 | 一座叫春的城市 | 粗俗不堪令人遐想 |
合肥 | 兩個胖胖歡迎你 | 又土又俗沒涵義 |
廣州 | 一日讀懂兩千年 | 像速記廣告 |
南寧 | 奇山秀水綠南寧 | 仿效桂林山水甲天下毫無新意 |
承德 | 遊承德皇帝的選擇 | 像房地產廣告 |
石家莊 | 現代魅力型區域中心城市沿海強省省會 | 打死也猜不到的謎語 |
咸陽 | 中國金字塔之都 | 好好的兵馬俑為何變成金字塔 |
昆明 | 東方日內瓦 | 一堆城市愛用的口號 |
網民可沒就此鬆口,還選出了包括宜春在內,大陸十大最雷人的城市行銷口號,也就是如果有廣告金酸莓獎,這些都是希望濃厚的廣告金句。
彼岸鶯鶯燕燕叫得如此悅耳,台灣當然也要輸人不輸陣,來看看目前最熱的五都選舉,都還看不到牛肉,滿天飛的口號已經唱得有聲有色。
我們的小英先開口了
I Love New新時代新幸福
男性赫爾蒙激素發達的光頭昌,可不來郝馬十指緊扣那一套,查普人就要有查普人自己的口號。
於是 "台北超越台北"來了,
只是不知道他想超越的是台北還是小英就是了。連好先生也不敢跟他正面交鋒,只能軟趴趴的喊"台北起飛"。
五都的其他副將當然也沒閑著,四句聯當然也要來應景一下。
" 文昌全得陳(成)"
意指五都全上,台灣(文)化建國,台灣國運(昌)隆,人民大獲(全)勝。藍營當然不能示弱,隨即回嗆一句。
"郝立強財(才)順"
口號再怎麼不順,聲音也要喊得驚天動地。
"五都早收,台灣豐收"
果然還是藍營比較高招,ECFA還沒經過檢驗,已經偷跑先拿來當政績了。
新北市-如果城市是一支筆,我願意為你朗讀
台北市-如果台北是一頁書,我願意幫你照明
大台中-如果黑道是一把槍,我願意替你擋死
大台南-如果府城是一桌菜,我願意餵你到飽
大高雄-如果花媽是一卡通,我願意請你演出
沒有政績可喊的綠營可不想這麼一般見識下去,看這新五都的個別口號,多麼文藝多麼書卷,雖然就賣笑這個本質來看,政治人物不論藍綠其實也都是青樓咖,就算最後免不了要叫春一下,但是先來個棋琴書畫,姿態優雅了,佔高枝了,叫春也才能叫得更動聽更悅耳,您說是嗎?
新聞圖片轉宰處
http://big5.chinanews.com.cn:89/tw/tw-twyw/news/2010/05-12/2277709.shtml
http://www.libertytimes.com.tw/2009/new/may/1/today-show7.htm
http://tv.sohu.com/20100312/n270773813.shtml
http://www.17u.com/destination/s9099cid90058538.html
http://big5.ce.cn/xwzx/gnsz/gdxw/201007/12/t20100712_21603963.shtml
http://society.news.mop.com/qw/p/2010/0311/10072025546.shtml